光影寄情,赞语传爱
在活动筹备阶段,美术学院团总支联合DIY社、启秀书道社和星星驿站发起了“光影寄情,赞语传爱”线上互动。同学们踊跃参与,在朋友圈晒出与母亲的珍贵合影:有儿时依偎的温馨;有成长路上的相伴;更有岁月沉淀的感动。每一张照片都配以暖心话语,让赞数化作爱的计量。活动日,成功集赞的同学领取到限量版手作香包,这些由同学们亲手制作的礼物,将校园的祝福与感恩一并珍藏。
匠心传承,以艺达情
活动现场精心布置的非遗手作体验区,成为传统与现代情感交融的创意空间。在美院师生的专业指导下,同学们以专注的神情和灵巧的双手,将千年非遗智慧转化为饱含深情的母亲节献礼。
水拓丹青,丝传心意
“非遗雅韵,丝间寄情”水拓丝巾体验区,DIY社社长茅程倩带领30位同学开启了一场色彩的诗意之旅。同学们以盆为砚,以水为宣,点染五彩颜料在水中绽放如花,再以丝巾轻覆,将转瞬即逝的水中画卷永恒定格。每一方丝巾都流淌着独特的纹理,恰似子女对母亲那份独一无二的爱意。陈玉君书记亲自体验后,欣喜地赞叹:“美院学子匠心独运,将传统水拓技艺与现代创意完美融合!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挖学校文化特色,打造系列文创精品。这些承载非遗魅力的伴手礼,不仅是情感传递的纽带,更要通过市场化运作,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与商业价值。”
螺钿镶嵌,爱意生辉
“螺钿流光,饰以母爱”体验区前,同学们专注地将泛着虹彩的贝片细心拼贴。马文娟部长也饶有兴致地加入其中,在院学生会高熙婷同学的协助下,精心挑选贝片、细致打磨拼接,经过近半小时的创作,一枚以青绿山水为主题的螺钿胸针终于完成。马部长感慨道:“螺钿工艺不愧是千年传承的非遗瑰宝,每一片贝母都承载着岁月的沉淀。同学们用这份匠心为母亲制作礼物,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表达了真挚情感,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天然贝母在阳光下流转着温润光泽,仿佛母亲眼中那抹永远温柔的注视。同学们以传统螺钿工艺,将感恩之情化作可佩戴的永恒纪念。
笔墨生香 乐韵传情
活动现场,启秀书道社的社员们执笔挥毫,在书签上写下“安康”“顺遂”等美好祝愿。墨香氤氲间,一笔一画皆是对母亲的深情告白。悠扬的笛声恰时响起,清越的音符与淡淡的墨香交织,为这场感恩盛宴谱写出最动人的乐章。
以爱之名 温情结语
活动尾声,校团委书记张珏与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黄斌斌的话语,为这场文化与温情交织的盛宴画上温暖注脚。张书记谈到:“以非遗为纽带,以匠心传孝道,这场活动让千年传统工艺在青春创意中焕发新生,也让我们触摸到中华孝道跨越时空的蓬勃生命力。愿这份心意化作五月的春风,拂过每位母亲的心间。”黄书记表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美院的育人初心。师生们将专业所长融入非遗传承,让传统文化‘活’在了同学们的巧手中。未来,美院将继续深耕传统文化创新表达,让青年学子成为非遗技艺的传承者、中华文脉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