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17年度江苏省学校共青团 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4-02浏览次数:0

各团市委、市学联,各省部属高校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团省委改革部署,推动全省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全省学校战线共青团工作研究,推动学校战线继续保持“全团抓研究”的局面,团省委、省学联依托江苏省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开展2017年度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考虑

2017年全省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拟重点围绕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工作开展,目的在于切实推进全省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工作课程化。

二、课题类别与相关要求

2017年度申报课题分为战略课题、重点课题与一般课题3个类别。战略课题每项资助经费2万元,重点课题资助研究经费5000元,一般课题不设研究经费。所有课题的研究周期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

(一)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研究

应围绕“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化的8个方面开展研究,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实习教育、志愿公益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文艺体育教育、社会工作能力素质教育、技能培养培训类教育、其它类教育。

以上8个方面每个方面拟设战略课题1个,重点课题1-2个,一般课题5-8个。

战略课题应选择8个方面中的1项进行申报,课题立项后,要在全省范围内调研该第二课堂建设方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成果呈现形式为第二课堂专门教材,字数在15万字左右。

重点课题应针对8个方面中的1项,从中观层面选取1个方向进行申报,如“创新创业教育”中可选取“大学生创业教育”或“大学生创新教育”进行研究。课题立项后,要在本校开展第二课堂该方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外校的调研,成果呈现形式为第二课堂专门研究报告,字数在5万字左右。

一般课题应针对8个方面中的1项,从微观具体层面选取1个方向进行申报,如“思想政治教育”中可选取“大学生政治教育(政治引领)”、“团日活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青马工程”等等进行研究。课题立项后,主要在本校开展第二课堂该方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外校的调研,成果呈现形式为第二课堂专门研究报告,字数在3万字左右。

所有课题形成的教材、研究报告应有理论、有实践,更加侧重实践,其中的具体模式、方法、课程要可借鉴、可推广,对系统开展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富有指导性、实用性。

(二)中学中职共青团重点工作研究

拟设重点课题3-5个,一般课题12-15个。

应围绕中学中职共青团改革的5个方面开展研究,即:团员发展与管理、团队衔接、以志愿服务及社团活动为核心的实践育人、县域团教协同、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围绕对推进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工作实践开展研究,形成课题成果。课题成果呈现形式为研究报告(论文),课题成果力求可操作、可借鉴,富有指导性、实用性。

三、申报对象

设区市团委、县(市、区)团委的学校战线部门,高校、中学、中职团组织、团干部及相关青年研究机构均可申报。

课题申报应组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可依托高校或科研机构,邀请长期关注研究青少年问题的有关专家、学者牵头或参与。

四、其他事项

1. 课题研究应做到资料翔实、数据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方法科学,既要在理论上有建树,又要在实践上有成果,在对策上有建议,在实施效果上有论证,能够为推动工作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2. 课题申请人填写《学校共青团课题研究申请书》(附件2),打印纸质申报材料一式三份,寄送至江苏省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办公室,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邮编:211106。电子申报材料同时发送至研究中心邮箱,邮箱jsxxgqtgz@163.com。

3. 申报截止时间为2017年3月10日,以寄送申报材料的邮戳日期为准,过时不再接收。

课题评审立项工作拟于2017年3月中下旬进行,评审立项结果将通过团省委学校部QQ群、微信平台及时公布。

五、课题管理

课题管理委托江苏省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按《江苏省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管理办法》(附件1)管理。

联 系 人:管祎、沈娜

办公电话:025-52116790

附件:1.江苏省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2.2017年江苏省学校共青团课题研究申请书

 

 

共青团江苏省委            江苏省学生联合会

                                 2017年2月14日